园区攻坚战,今年是第二年,也是深化之年。
如果这是一场战斗,在听到了号角声之后,我们更关注的是,这场战斗在如何进行,攻下了哪些山头,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遍访“战场”,记者所见,在暗淡的冬日里,园区大都显得生机勃勃,为这个季节增添了些亮丽的色彩。
在鱼米之乡的沅澧大地上,每一个园区,正在积聚能量,蜕变成增长极,成为常德工业的源头活水。让这块只长禾苗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主战场,支撑常德工业稳中有升
“园区是生命,项目是灵魂。”两年前,市委书记王群在园区攻坚动员会上的话正在变成现实,园区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常德工业的主战场,项目正在园区里生根开花。
1至10月,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128.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56.4%,同比增长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前3季度,全市省级以上园区(不含武陵工业园)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24.38亿元,排名全省第6,增速10%,列全省第4位。安乡工业集中区、澧县经开区、津市工业集中区、临澧经开区、武陵工业园更是逆势而上、难中求进,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工业过冬的大背景下,园区,稳稳地支撑起了常德工业的半壁江山,各项数据稳步上扬,这不得不让人欣慰。
“1115”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值增速高达30%以上;新增27家亿元企业,超年初目标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家,超年初目标31家。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来势向好,中以光纤产业园顺利启动;常德电厂、千吨级码头、电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整体工程基本完工;汉能光伏项目今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主体厂房基本完工;力元新材项目、宏旺石化项目、恒安五期今年10月均投入生产。此外,金天钛业如期入规;常德电厂一号机组点火试运行;丰康生物、琦丰生物实现重组,通过转型升级寻求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今年,我市以园区标准化厂房招商为重点,举办了“港洽周”常德深圳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29个,投资总额45亿元。各地园区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广泛招商,取得明显实效。其中,常德经开区成功签约中欧产业园、新大陆电子零件、比亚迪太阳能汽车面板等项目。特别是今年5月底,市委书记王群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率领常德代表团,赴北京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十余家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央企对接活动,与重点央企洽谈项目26个,目前,华南光电智慧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常德经开区,一艘新的“百亿航母”正式起航。今年1至10月,全市工业园区共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9个,全市工业园区调度的263个在建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6%,比全市平均进度高3.7个百分点。
好平台,助力创新创业风生水起
今年6月,湖南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常德召开。现场会看现场,常德园区看什么?
近两年来,一批园区主干道、路网、重点配套设施等相继开工建设,今年1至10月,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8.0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9.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7%和 7.7%,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特别是常德经开区续建道路25条、新建道路20条,姚湖公园、城市防洪圈等惠民工程进展迅速,1至10月,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3亿元,园区形象、园区面貌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此外,中联重科千亿工业走廊、常德经开区千亿园区、芙蓉王现代新城等三个千亿工程的规划编制已经完成,为我市工业跨越发展构筑了顶层设计。
今年截至10月,全市标准化厂房建设面积167.3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使用率77.8%(含意向协议),吸引了400多家中小微企业进驻。截至目前,已争取省里标准化厂房建设补贴资金1.1亿元。
标准化厂房建设,带动了现代工业综合体建设,引导各地园区配套建设办公楼、公租房、食堂、超市、公园等基础设施,搭建融资、物流、电商、政务服务等平台,全方位提升了园区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同时,顺应省“135”工程,在全市创建创新创业园区10个,提前半年实现了创新创业园区的全覆盖,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7个。按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的常德经开区“三创大楼”主体已完工,重点布局的鼎城、西洞庭等地园区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现场答辩。
目前,我市率先建立了常德市创新创业(园区)网,以统筹要素资源、展示特色园区、推介精品项目为主要内容,并积极打造融资平台,主动与商业银行就标准厂房建设进行衔接,部分项目如“助保贷”、“园区贷”已进入实质阶段。配套优惠政策,各园区以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导向,均出台了《标准化厂房出租、出售优惠政策》,对入驻园区的创新创业企业,在厂房出租、出售价格、服务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
由于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园区良好的承载平台和政策环境吸引了众多客商返乡创业、投资兴业,为标准厂房建设拓展了需求和空间。安乡县标准厂房建设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受土地等因素制约,鲸港工业集中区部分企业签约待建。武陵区创新创业园区积极打造“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大力承接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建立移动互联网、电商企业孵化器基地,形成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现了厂房与项目对接。鼎城创新创业园区启动了1.5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入驻企业7家,租赁近8万平方米,22家企业正在洽谈、计划入驻。
活力源,加快园区提质升级
改革创新是园区攻坚战的主旋律。
近两年来,我市旗帜鲜明推动园区“一权两制一司”管理体制改革,使园区享有同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独立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组建独立的经营公司。目前,市直各单位下放到常德经开区的所有项目已全部落实到位。汉寿高新区、桃源工业集中区、津市工业集中区等“一权”下放已经到位,并启用了“2号”公章;临澧经开区、石门经开区等已建立了独立财政体制;鼎城高新区、西洞庭管理区出台了灵活多样的绩效工资制度;各区县(市)均已成立了独立的园区开发经营公司。园区行政审批提速提质,一站式审批、代办制、限期办结制得到有效推行。建立了企业负担监督投诉举报机制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对外公布监管投诉电话,及时处理各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园区经济发展环境持续得到优化。
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步伐加快,我市积极促进创新创业园区发展向市场主导转型。各类企业、组织及自然人等多元主体投资参与到了标准厂房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不断创新标准厂房的建设模式,其中包括园区自建:桃源创新创业园区以融资平台为主建设的一期小微企业孵化园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全部出租,部分企业已投入生产,持续回笼的建设资金继续用于后期建设;合作共建:安乡创新创业园区一期采取PPP模式引入香港柏力集团,合作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企业自建:桃源成功引入龙行天下制鞋企业“边建边租、先订后建”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租给配套企业用,同步解决了产业链问题。
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我市狠抓集约型、科学性、前瞻性,迅速指导各园区编制专项规划。规范选址布局,依托已有省级工业园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规划建设园中园17.38平方公里,2年计划建设3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市10个创新创业园区,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半径,选择建设在交通便利、集中连片、产业基础较好的新区。突出规模效应,在标准厂房建设中,确保容积率不低于1.0,建筑密度不低于40%,严格限制单层标准厂房建设面积,大力推动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结构上采用钢结构厂房为主,功能上一般实行“生产+办公”联合厂房设计。
今年来,以汉寿经开区、灌溪经开区、西洞庭生物科技园为主体申报和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以澧县、津市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申报和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的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已经进入“国家队”初审,进入国务院候批程序;津澧融城申报国家级经开区工作正在进行。最近,科技部高新司领导及相关专家来常德现场考察指导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对我市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截至目前,全市已申报成功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申报7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武陵工业园已经成功创建为省级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