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德日报|丁玲故里正芳华——临澧县佘市桥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史妹英 2022-10-20 09:56:45
—分享—

佘市桥镇因佘市古桥而得名。110多年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丁玲诞生于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佘市桥镇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这里紧扣“丁玲故里、醉美佘市”发展目标,干群凝心聚力,笃行实干,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图片

“耘溪山间”民宿一角

抓基础 提升队伍战斗力

10月5日,一阵大风过后,佘市桥镇人民政府值班干部纷纷拿着镰刀、锯子出门,对大门旁、集镇街道上一根被风吹倒的行道树进行清理。居民张桂庭看见后,拿着镰刀也加入其中。大家分工协作,齐心协力,一会儿,横在公路中间的行道树被移走。

“党员干部是真的好,事事都带头!”说起现在的干部,张桂庭伸出大拇指点赞。

这还只是佘市桥镇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促进党风政风转变的一个场景。干部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党的十八大以来,佘市桥镇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断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夯实佘市桥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理论素养是干部素养的核心。镇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思想教育培训,坚持定期开办干部大讲堂,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读书分享会和年轻干部培训班。针对该镇干部实际,创新开展主题读书分享活动。活动中,班子成员每周轮流在例会上领学经典论述,并结合镇域实际和分管工作谈感受、谈做法,受到干部们的欢迎和好评。

镇党委对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注重严管严查,细抓制度约束。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规范管理为核心、工作落实见效为基点,出台了《佘市桥镇村(社区)干部队伍管理办法》《佘市桥镇清廉机关建设方案》,修订了《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以“讲忠诚比政治意识、讲担当比责任意识、讲规矩比组织意识、讲团结比集体意识、讲作为比奉献意识”为主题的“五讲五比”活动。2019年、2021年两次干部比选中,该镇3名干部走上领导岗位,10多名年轻干部被提拔为中层骨干。

今年,为让群众得实惠,佘市桥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领办民生实事项目12个,服务群众3万余人。

“一次学习教育,就是一次思想升华,作风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佘市桥镇党委书记黄金波表示,如今,该镇呈现出风清气正、人心思进、激情创业的良好氛围。广大干部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苦干实干、攻坚克难。

图片

绿树掩映的丁玲故居

抓特色 打造发展硬实力

仲秋时节的佘市桥镇,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柑橘树上青黄相间的果实、大棚里青翠欲滴的蔬菜……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透过乡亲们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记者仿佛看到了佘市桥镇发展特色农业律动的脚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佘市桥镇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组织村民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创新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尽管经历了持续高温干旱,万亩示范片的晚稻依然迎来了丰收。”走进佘市桥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金黄稻浪翻滚,稻香飘满田野。作为临澧县四个万亩双季稻示范片之一,佘市桥镇粮食监测点实现了双季稻全覆盖。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眼下,柑橘日渐成熟,佘市桥镇雅林村柑橘种植基地,青黄色的果子在微风中摇曳、橘香四溢,果农们正忙着采摘,一派忙碌的景象。雅林村地处太浮山,山多田少。一直以来,该村着力念好“山字经”,规模发展柑橘、猕猴桃、枇杷等特色产业。目前该村种植猕猴桃3000多亩、柑橘7000多亩。2020年起,雅林村又瞄准农旅融合发展前景,加快推进生态林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旅游休闲观光带。

蒋家村是文学巨匠丁玲的故乡。该村做足做实“红+绿”融合发展文章。依托“丁玲故居”这一红色名片,投资打造了蒋家民俗园、蒋氏宗祠、向阳湖湿地公园、四季采摘园、民宿园。创新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目前该村种植生态油茶4000多亩,建设蜂糖李、黄桃基地2800余亩,修建蔬菜大棚120个。如今,丁玲故居已成为湖南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以上。2021年,蒋家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多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多万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蒋家村、雅林村的示范带动下,佘市桥镇特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初步形成了以荆岗村、双溪村为主的7000亩烟叶种植基地,以歇驾村、川岗村、青龙村等为主的3.2万亩特色柑橘种植基地,以蒋家村、雅林村为主的1.8万亩时令蔬菜、紫苏、猕猴桃、蜂糖李种植基地,引导培育专业合作社90家、家庭农场74家,祥云果蔬、能成种业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

不仅如此,佘市桥镇“特色农业+旅游”“特色农业+电商”等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目前,该镇有电商网店80多个,开办特色农家乐10多家,“耘溪山间”、遇见庭院、鸿广生态园、长湖农庄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图片

雅林猕猴桃

抓持久 激活振兴内驱力

迎着秋阳,漫步蒋家村,一个个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文化墙令人眼前一亮。文化墙上或是展示丁玲生平事迹,或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或是以二十四孝典故为题材,吸引村民驻足观赏。

乡村振兴进程中,佘市桥镇以乡风文明为切入点,以“红色+绿色+古色+金色”为抓手,着力擦亮乡风文明金字招牌,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红色带绿色。在蒋家村,村党总支创新“党建+”模式,成立环境卫生理事会,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开展“流动扫把”轮值服务。成立村务议事会,建立议事屋,调动村民积极性,协商解决辖区内产业发展、农村建房、公益事业等问题,引导居民遵守村规民约,保护基本农田,共创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组织开展年度“幸福人家”和“茅屋岗之星”评选活动,营造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红色带古色。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幸福屋场创建和当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着力打造本地特色、引导多元资本参与,扎实推进工程实施。截至目前,该镇共投资690多万元,建成了茅屋岗、碾台、后湾、沈家湾等一批幸福屋场。蒋家村大力传承弘扬乡贤文化,深入挖掘乡贤嘉行懿德,注重选树在新时代涌现出的“新乡贤”,并在茅屋岗幸福屋场设立了乡贤文化墙。“村民每天都会来这里感受乡贤文化,自觉‘见贤思齐’,践行文明新风尚。”正在乡贤文化墙前给孩子讲故事的村民蒋新元说。

红色带金色。在丁玲革命精神的激励和影响下,佘市桥镇涌现出许多立志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能人志士。如今,“带头干”“一起干”成为了佘市桥镇干群的共识。茅屋岗人蒋志勇牵头成立了茅屋岗果蔬、黑胡子冲油茶等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带动周边764户农户参与其中,创立了“茅屋岗果蔬”“黑胡子冲茶油”等特色品牌。同样从茅屋岗走出去的石氏姐弟,心系家乡,回乡投资打造了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精品网红打卡地——“耘溪山间”民宿。“以民宿产业为抓手,以‘耘溪山间’为龙头,佘市桥镇正着力打造‘民俗一条街’。”蒋家村党总支书记蒋祖祥兴奋地说道。

乡贤树榜样,群众当“主角”。如今,走进佘市桥镇的乡村田野,几乎都能感受到文明乡风带来的发展活力。

图片

郁郁葱葱的大棚蔬菜

抓共享 彰显幸福新魅力

一条条公路平坦整洁,一排排民房整齐划一,一块块花圃鲜花点缀……在外工作、回乡省亲的杨合临看到老家佘市桥镇的美景后直言:“老家的变化真大,退休后,我要回佘市桥镇来养老。”

多年来,佘市桥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倾心倾力谋为民之举、求利民之实,写出了一份美好生活的民生答卷。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3.5千米,投资3200多万元新建了佘市桥镇文化广场和农贸市场。今年该镇新修公路4230米、白改黑2500米,多次代表临澧县迎接省“四好农村公路”检查。

教育和医疗关乎老百姓的切实利益。佘市桥镇中学、文家店中学先后投入800余万元新建学生宿舍、塑胶跑道,改扩建学生食堂。佘市桥镇中学中考升学率连续多年排名全县乡镇前列。该镇改扩建敬老院护理室,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托养服务,解决失能半失能人员护理问题。镇域两家卫生院实现14大类项目公共服务全覆盖。

绿色生态是镇域最美的底色。该镇投资实施了道水河生态带建设,有效改善河道植被覆盖。严格落实林长制,系统推进造林绿化,实施“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县第二。

社会安全稳定是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该镇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设立临水临崖路段、平交路口、急弯陡坡路段警示标识标牌、信号灯共计1500余处。加强马路市场治理,新建市场2个、取缔马路市场2个。以平安创建为抓手,加强网格化管理,在镇域主要路段、重要部位、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和薄弱地区安装摄像头215个,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了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满意的民生答卷托起佘市桥镇群众稳稳的幸福。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佘市桥镇将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为临澧县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史妹英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临澧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