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山崖墓,中国最东方的汉族崖葬?

编辑:redcloud 2017-07-05 10:01:50
—分享—


    从青山水轮泵站工作桥拐进一条小道,矗立在澧水边的青山崖墓群便进入视野。下到澧水河边,对岸整片红色砂岩104个洞窟,湖南省最大的崖墓群,张着嘴却无言语。

以山崖、岩石为墓穴的崖墓,是一种古老的已经失传的葬俗。它们的主人、它们棺木进入岩洞的方式等一直是考古界没能解开的谜团。临澧县青山崖墓群出现已经近2000年了,但历代地方志对此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一是鲜有记载,二是记载了也是语焉不详。它进入当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视野也仅是20多年前的事。

1983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澧水水利工程青山水轮泵站对面临水的红砂岩上面,大大小小的岩洞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注意。在此以前,当地人一直认为这是很早以前人类居住的地方,因为有些洞里面大洞套着小洞,有点类似于卧室厨房的格局。所以在修青山水泵的时候,一些比较大的岩洞被辟为存放炸药的仓库,甚至还住人,人们发现里面腐朽了的棺木也是扫入澧水了之。

这次文物普查之后,县文物部门专门组织人对青山崖墓进行了考察,也许是因为红砂岩的坍塌堆积抬高河床,减低了崖墓的攀爬难度,崖墓里基本上没留下有价值的幸存物了。最后文物工作者只从中找到了少许遗漏的汉晋时代的铜钱,初步断定青山崖墓开凿的时间为汉晋时期。

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崖墓来看,与江西鹰潭龙虎山等地早期的崖墓选择的是天然洞穴不同,澧水的崖墓基本上都是在临水绝壁人工凿洞而成,显然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它们之间有相互传承和影响吗?

高成林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研究二室主任,主要致力于东周秦汉考古和商周青铜器等研究,多次来到临澧县现场考察,记者的质疑正是他的研究范围。对于现在大家推测青山崖墓主人为少数民族墓葬的说法他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青山崖墓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崖墓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它应该属于四川崖墓的系统,是汉人的墓葬。

汉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剧增。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地区尤其是盆地边缘的低山丘陵地区,由于人多地狭,因地制宜发展出了一种特俗的丧葬形式——崖墓。这种崖墓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崖墓开凿地点的石质比较松软,多为红砂岩,因此比较容易开凿。青山崖墓也是这种石质。二是墓葬虽然开在山崖里,但其结构与同时期流行的砖室墓结构基本相同,一般规模较大,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可以说这种崖墓就是当时流行的砖室墓的一个变体。这种崖墓两汉之际或东汉初年在川西平原开始出现,东汉中期数量逐渐增多,盛行于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两晋南朝时逐渐减少并消失。四川崖墓最盛时的分布区域北面达到秦岭南坡的商洛、汉中地区,南面到达云南、贵州北部。

“青山崖墓是我所见到的四川崖墓墓葬形式分布最东的区域,这也是它有着自己独特价值的所在。位于今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武夷山地区的崖墓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崖墓之一,时代为商周时期,但属于少数民族墓葬。由于与西南地区的崖墓时代相隔太远,它们之间是否有传承影响,作为专业工作者没有具体考证,不好发表意见。”高成林措辞严谨。

从澧水青山往上溯,再见崖墓已经到了慈利县甘堰乡的脚迹岩澧水古渡口,从此,澧水两岸延绵不断地出现崖墓,一两个散落或三五成群,包括慈利县高桥乡金坪村的箱子岩等地,直到永定。

崖墓一直被人误会为神仙或者是古人居住的地方。在慈利澧水边,当地人关于这些崖墓的说法还停留在人类童年时代的朴素传说上,令人感觉时空流转。沈从文的散文《箱子岩》中没有了神仙的痕迹,又添加了人间的烟火气:“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地搁在木梁上。”

“你们和沈从文在澧水上游与沅水看到的崖墓,应该属于唐宋以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那种崖墓。这种崖墓一般比较简单,或者是利用天然岩穴,或者是在岩壁上凿出一个洞,或者是在岩壁上打几根木桩,将棺木放进去或者架上去,因此有时又叫悬棺。这种崖墓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墓葬,时代一般较晚,多为唐宋至明清时期。”现代的考古发现渐渐揭开崖墓葬神秘的面纱一角,但我们不能不感叹,古人的很多智慧是现代的人类无法企及的。科技解放了人类,但人类自身的某些潜能却因此退化,祸兮福兮,再等我们的后人去叹息。

洞子眼的传说

    青山崖墓被当地人称为洞子眼,因悬崖峭壁上104个错落有致的洞眼而得名。这里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洞眼是如何形成的,棺木是怎样放上去的,一直都是个谜。当地的一则传说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相传吕洞宾、铁拐李飘洋过海,来到八百里洞庭湖,西行溯澧水而上,忽一日来到青山境内,见这里古树参天,鸟语声声,是一个难得的幽静之处。于是,棋兴大发,便在临江悬崖绝壁的平台上,饮酒对弈。原计划七七四十九天决一高低,不料对弈到四十八天时,铁拐李心情浮躁,一不留神被吕洞宾抢了先机。铁拐李全盘皆输,一时发起无名火来,在那悬崖上连戳104洞,将棋盘上剩下的棋子一起抛向了洞子坪。将士兵马纷纷落地,从此在这块四面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先祖们把仙翁下酒剩下的萝卜当作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种植,阳光把萝卜映得鲜红,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洞子坪红萝卜。先祖们为了纪念两位仙翁,百年之后纷纷落户洞子眼,为的是可以聆听澧水滔滔东去的天籁之音,还可以把对子孙们的爱化作永恒的守望,先后有一百零四位先祖长眠于洞子眼。■玛瑙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临澧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