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枝繁叶茂结硕果 —— 临澧县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戴佳 刘洋 编辑:史妹英 2020-09-03 13:05:41
—分享—

红网时刻9月3日讯(临澧站记者 戴佳 刘洋)金秋九月,行走在安福大地,到处绿树葱茏、花果飘香,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宜人的景色、一派丰收的景象。

沐浴国家移民后扶政策的春风,临澧县着眼大中型水库移民长远发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以产业助增收,以产业富移民。安福大地,一幅水库移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生动铺展。

暴风截图20209312865808.jpg

临澧县官亭水库。

瞄准靶心——精准培育水库移民产业

临澧,濒临澧水,因水得名。境内现有官亭、群英、同欢等5座大中型水库,青山、滟洲2座水电站,全县核定移民人口30406人。

回首临澧水库移民迁建之路,从走出故土、重建家园到奔向新生活,每一步都凝聚着水库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每一步都饱含着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移民为先、产业为重”的挚爱真情。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临澧县千方百计加快水库移民产业发展,大力探索移民产业发展新模式,不断拓宽移民增收致富的新通道。

临澧县成立了水库移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水库移民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聘请专家对全县移民产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鼓励移民村根据村情实际,选择1-2个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确保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有产业基地,有稳定增收渠道。

在临澧县最北端的刻木山乡,为了缓解和扭转石漠化土地危害,乡党委、政府采取兴办产业园、出台奖补政策、与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合作等举措,大力发展以梅林杂柑、纽荷尔脐橙、园丰脐橙和中华脆蜜桃等为重点的林果产业, 走保生态、促增收的移民产业发展之路。

在临澧县最南端的四新岗镇,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挖掘生态优势,在众胜、久丰、雨台等村(社区)重点发展脐橙、油茶等绿色产业,为水库移民构筑起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栽下“致富树”, 走上致富路。越来越多的水库移民加入到产业发展的行列当中,油茶、猕猴桃等移民产业也蓬勃兴起。截至去年底,全县脐橙、柑橘、油茶、脆蜜桃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17万亩、28.6万亩、0.7万亩,其中移民户种植面积分别为1.62万亩、2.7万亩、1.3万亩、0.3万亩。

暴风截图20209312922108_副本.jpg

“企业+基地+移民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移民融入产业链,长期稳定受益。

创新模式——携手闯出产业发展新路

“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一户掉队”。发展移民产业,临澧县的干部群众信心十足。

在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地域特色产业的同时,临澧县在移民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上下功夫,探索形成了“企业+基地+移民户”“合作社+移民户”“合作社+基地+移民户”等发展模式,引导移民融入产业链,长期稳定受益。

刻木山乡岩龙村是第一批移民整村推进试点村。村里成立了官亭湖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移民户”模式,打造形成开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脐橙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380多户,其中水库移民246户,全村种植纽荷尔、园丰脐橙10500亩,受益面积4000亩,产值1100万元,人均产值4000元以上。“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我建起了脐橙园,像乡亲们一样发了‘脐橙财’,建了新楼房。”移民李桂平在接受采访时,脸上溢满了笑容。

刻木山乡楼子村采取“合作社+移民户”模式,大力推广脐橙种植,并在新种植的脐橙林中套种西瓜、红薯、南瓜等经济作物,通过以短养长,多渠道助力移民增收致富,每年产生效益60万元以上。

四新岗镇众胜村以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抓手,鼓励和推动村民以土地、林权等多种方式入股合作社,激活“沉睡资源”,改出“定期存折”。目前,全村已发展脐橙5000多亩,改造低产油茶林3000余亩,惠及移民户241户,每户增收3万多元。“油茶的丰产期有40余年,种植油茶就等于在山上建了座‘绿色银行’,油茶树成为了我们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树。”抚弄着已齐腰高的油茶树,移民邵平生难掩内心喜悦。

思路一转天地宽。模式创新,点燃了临澧移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而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则为临澧移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临澧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千企帮村、万社联户”助推脱贫攻坚活动,全县21家龙头企业、82家专业合作社、16个家庭农场、257个种养大户积极响应,采取优先安排就业、产业托管等方式与移民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水库移民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临澧县大力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增收等方式,带动移民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持续增收。目前,全县已有1500户移民户入股各类经营主体80家。

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四新岗镇久丰村引进了湖南山樱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七姑山油茶合作社,将500多基本户和70户移民户全部吸纳入社,按利润的28%优先给予移民户现金分红,另外提取总利润的2%用于村集体提成。

输血与造血并举,帮扶与共促协同。在一个个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临澧水库移民激发起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暴风截图20209312970203_副本.jpg

农技能人与移民户“一对一”“点对点”进行产业技术指导。

强化保障——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实效

发展移民产业,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移民的重托。

为了打牢产业发展根基,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实效,临澧县不断投入真金白银,加大移民产业帮扶力度。

全县采取以奖代投、以物代投、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扶持等方式,大力扶持移民产业发展,每年投入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达1100多万元,占全年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的45%;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撬动各行业、各部门和社会投资2000万元;切实加强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全面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近三年,全县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又增强了抗灾减灾能力。

县水利局每年安排60多万移民培训资金,特邀专家、农技能人们现场传授技术,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产业技术指导;委托第三方农业技术培训单位开展培训讲座,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

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给临澧移民产业发展增添了无限动能。农村电子商务的风生水起,更为移民产业发展插上了“云翅膀”。

利用扶贫832平台、淘宝、网上村庄等电商平台,临澧特色商品抱团上线;通过县供销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益农信息社等网上平台,临澧特色农副产品倍受青睐;依托电商平台,刻木山乡岩龙村积极拓展线上销售,销售市场由周边县市逐步发展到上海、北京等地,线上销售额每年达2000多万元。

移民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产业增效。临澧县凭借移民产业发展栽下的“摇钱树”、建成的“聚宝盆”,让越来越多的水库移民甩掉了“贫困帽”,踏上了致富路。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面向新征程,面对新期待,临澧县正以更加强劲的态势,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奋力书写移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戴佳 刘洋

编辑:史妹英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2020/09/03/82732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临澧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