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市桥镇蒋家村:秸秆里“冒出”赤松茸 闯出绿色致富路
蒋檬 刘孟娟
【导语】:好雨知时节,绵绵春雨孕育万物复苏。近日,在佘市桥镇蒋家村的特色食用菌基地里,用“秸秆温床”孕育出来的赤松茸,在经过几场春雨的滋润后,迎来首个丰收季。
走进佘市桥镇蒋家村的特色食用菌基地,大片稻草秸秆铺成的“温床”上,一朵朵白色菌杆、伞面赤红的赤松茸探出了“小脑袋”,长势十分喜人。来自县城的蔬果采购商黎德喜专门来到基地,为顾客收购刚采摘下来的赤松茸。
【同期声 临澧县蔬果采购商 黎德喜:今天专门过来收这个菌子的,这个菌子,这个菌子味道确实好,我的顾客吃了还给我打电话,说还要这个货,还要这个菌子,今天又收点回去。】
去年9月,蒋家村将村里一座废弃猪场流转给临澧县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发展赤松茸种植。合作社从云南引进优质菌苗,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废弃秸秆,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菌菇营养土,这一种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且种植发酵后的秸秆能直接变为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废弃秸秆资源的二次利用。
【同期声 临澧县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 庞杜娟:现在我们一亩地的话大概回收废弃秸秆是两到三万斤,(回收范围)不仅涉及到我们蒋家村,还涵盖我们整个佘市桥镇。 】
目前合作社赤松茸种植面积已达20余亩,去年共收购秸秆60余万斤。绿色生态种植催生鲜美味道,合作社的赤松茸一经上市,就成为周边区域餐馆酒店和采购商的抢手货。
【同期声临澧县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 庞杜娟:我们这个赤松茸,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它,“鲜、嫩、脆”,具有调节血糖,健胃消食的功效,目前市场价值可以卖到60块钱一斤了。】
从3月成熟以来,赤松茸的采摘期可一直持续到5月份,平均每天可产赤松茸近80斤,采摘繁忙期,合作社还吸纳周边闲置劳动力来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可获得劳务收入近百元。
【同期声 佘市桥镇蒋家村村委委员 熊欢: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赤松茸菌订单农业,可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参与,人均年增收1万元左右。】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檬 刘孟娟
编辑:董杰
本文为临澧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646747/64/1246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