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逐梦辉煌|临澧一中校友彭菲:用算法奏响乐章 打磨出大国工匠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安峰 黄一伟 编辑:史妹英 2024-10-08 09:46:13
—分享—

上班、刷脸、打卡,转瞬即成,人脸识别只需0.1秒,误判率仅为百万分之一,为了这极致的便捷,汉王科技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彭菲用了整整13年,她用务实和勤奋,在算法这部交响乐中奏出响亮的音符。临澧一中2003届校友临澧县太浮镇人汉王科技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走进中关村软件园,你会被那浓厚的科技氛围所包围。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一应俱全。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行人大多是科技工作者和创业者,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我们来到彭菲公司的时候她正组织召开团队会议,一头干练的短发,说话语气平和却干脆,散会后她在方才的会议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彭菲1985年出生于临澧县太浮镇的一个小村子,小时候在山里的小学读书,山里的学生少,几个年级合在一起上课,直到四五年级她转去镇里上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2000年彭菲考入临澧一中,这个为她梦想启航插上翅膀的地方,彭菲得到了系统的教育,加上自己的勤奋,她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选择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保研到本校继续深造,这为她之后从事人工智能技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临澧一中校友汉王科技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彭菲:高中的时候,老师不仅教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拼搏,也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高三结束后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时老师说过的一些话,“要抱最好的希望,要做最大的努力,然后要做最坏的打算。”这样的话就教我做什么事情要去注重过程,努力去做,结果反正怎么样都可以接受。

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彭菲进入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算法工程师。现在提到人工智能,人们想到的是能写文章的ChatGPT,会自己制作视频的Sora,是神秘又能力强大的机器人。但是对于算法工程师而言,玄妙的人工智能背后是数学算法、网络模型。彭菲的工作就是通过代码,让机器去看、去听、去说、去想,最终让机器服务于人。这个过程并不像呈现出的结果那样神奇,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积累、打磨、攀登。彭菲不断优化算法,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代码世界之中。终于,她和团队创造出一套全新的人脸识别技术核心算法,将原有算法提速近十倍,一跃成为全球最快的同类产品之一。人脸识别算法速度达到毫秒级,只需0.1秒,误判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彭菲介绍:“我们要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然后各种各样复杂的场景,经过十几年的打磨,逐步的迭代,这个算法得到不停的优化。比如他戴上口罩、或者他化妆、或者他戴帽子,这些情况下都能准确的识别出来。我们每天是有超过5000万人次的服务。”临澧一中校友

汉王科技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彭菲:其实我们做研发工作很多时候都会失败,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东西它到底能不能成功,能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是反复的不断去尝试,然后去做实验。所以就觉得心态已经磨练得很好了,尽量去想办法做各种方案,努力实现目标。

今年已经是彭菲来到汉王科技的第14个年头,在公司她没有自己的办公单间,和整个团队共用一间开放的大办公室,同事们随时可以来讨论问题,小伙伴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同事介绍说彭菲脾气好、笑容甜,和她相处很轻松,但是工作上她干脆果断,对团队高标准严要求绝不含糊,一件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有很明确的目标,所以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彭菲带领十余人研发团队,在人工智能识别领域披荆斩棘,将原有人脸识别算法优化,让人脸识别设备兼容一颗中国芯,实现国产化全替代。现在仅搭载这项技术的产品就销往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就是看到技术能够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民大众提供了一些便利,这是让我觉得非常自豪的地方。”彭菲说。2023年,彭菲成为全国首位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奖项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临澧一中校友汉王科技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彭菲:人脸识别技术获得过北京市的科学技术奖,也非常荣幸获得了一系列的奖励,有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我感觉非常幸运,因为一年全国才十个人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这个奖项。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我们常说人生是旷野,没有轨道,但在这旷野中,总有一些人选择了一条路就不曾动摇过。他们坚韧、专注、奋发有为,这些不断追求卓越,成就了自己也推动着行业发展的人,我们称之为“大国工匠”。对彭菲而言,“大国工匠”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它代表着一段旅程,一种对事业和理想的忠贞不渝,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安峰 黄一伟

编辑:史妹英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646854/90/143371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临澧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