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业水利设施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是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临澧县水利部门坚持将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保障,以扎实开展“民生可感行动”为抓手,以办实事、惠民生为着力点,多措并举推进小型农业水利建设。
“以前的高家堰淤积渗漏严重,蓄水困难,大家都很发愁。现在搭帮政府小农水建设堰塘整修补助金和社区居民及爱心人士捐款,高家堰整修一新,堰塘蓄水能力比原来增加几倍,不仅保障了周边农田灌溉,还扮靓了人居环境!”近日,在临澧县修梅镇七重堰社区范三组,村民们站在满塘清水、波光粼粼的高家堰旁,喜上眉梢。
高家堰的“焕新重生”只是临澧推进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澧县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大力鼓励群众投资投劳,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捐款赞助,构建形成多元资金筹措投入长效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推选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为工程监察员,轮流到工地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安福街道铁锣堰社区地处丘陵地带,原有堰塘因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渗漏频发,导致下游60余亩农田灌溉常年“靠天吃饭”。每逢春耕或旱季,居民常因争水发生纠纷,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今年2月,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捐款,累计筹集资金9600余元,社区成立由居民代表和技术员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堰塘清淤、护坡加固、渠道疏通等工程。如今,原本破败的堰塘“脱胎换骨”,蓄水量增加3000m³,灌溉范围扩大至60多亩,惠及全社区新堰组、董家组、南桥组这3个小组,为早稻生产提供了水利保障。
“以前堰塘漏水,放水要守一整夜,现在半小时就能灌满一块田!”参与修建堰塘的爱心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水稳了,今年水稻亩产预计增加100斤。”
眼下正值“双抢”农忙时节,已完工的小型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为耕种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有了这些农业小型水利设施,农业生产更加便利,收成也更加可观,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促进了乡村振兴。”农户们纷纷表示。截至目前,临澧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轩
编辑:史妹英
本文为临澧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41/51/1513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