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零零支队”的师生们走进临澧县修梅镇沃沙村,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关爱活动。这支由机电专业师生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课业辅导、爱国教育与科技体验完美融合,为乡村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知识与乐趣的夏日课堂。
学业帮扶,用爱心点亮求知路
在村活动中心明亮的教室里,大学生们化身“学业导师”,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的课业辅导。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数学难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语文困惑,让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哥哥姐姐讲得比我自己看书明白多了!”小朋友在解决了一道困扰已久的数学题后兴奋地说道。不仅帮助孩子们扫清了学习障碍,更传递了温暖的陪伴与鼓励。
爱国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活动的核心主题。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述自己在部队服役期间参与抗洪抢险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当代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活动中,师生们还组织观看了国家发展成就纪录片,共同唱响爱国歌曲,并开展了"爱我中华"主题剪纸活动。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剪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风化雨般将爱国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纯净的心田。
科技体验:打开未来之窗
作为活动的重头戏,"机器人科普小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体验。机电专业的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在"玩转机械臂"环节,孩子们亲手操作简易编程指令,看着机械臂精准完成抓取、移动等动作,惊叹不已;智能电子狗模型更是引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兴奋地发出"前进"、"坐下"等指令,与这个"新朋友"亲密互动;实践团成员还通过实物演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机器人工作原理、传感器应用等知识。
“原来机器人这么神奇!”“我以后也要学造机器人!”孩子们围着这些神奇的“新伙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不仅是一次新奇体验,更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了探索科学、追求创新的种子。
此次“零零支队”的沃沙之行,以"专业+公益"的创新模式,为乡村儿童带来了学业支持、精神滋养和科技启蒙。这份来自高校的智慧与关爱,如同夏日里的一股清泉,滋润了童心,启迪了梦想。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轩
编辑:史妹英
本文为临澧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41/52/15138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