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是文明进步的尺度,也是一项民生难点。“2022年至2026年我市要切实解决“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梯位”等群众“急难愁盼”的目标任务……”2022年常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城乡厕所改造列入“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如今四年过去,临澧县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期盼,不仅全面完成厕位建设任务,更通过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护,用干净整洁的“小厕位”,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民生答卷。
清晨七点,临澧县丁玲广场的公厕保洁员余大姐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第一次全面清扫。擦拭、拖洗、整理,她动作麻利,一丝不苟。
临澧县丁玲广场位于城市中心,毗邻商圈,人流量大,该公厕自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日均接待上百人次。
她的辛勤付出,过往居民都看在眼里。在广场附近摆摊的商户沈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临澧县对城区公厕的持续投入与升级。近年来,临澧县依托城镇建设规划,新建公厕全部按照一类公厕标准配备智能化通风、自动冲水等设施,并贴心设置母婴室和残疾人专用厕位。同时,建立专人值守保洁机制,确保公厕卫生质量持续高水平,让“方便”之事真正变得方便舒心。
在安福街道肖家河社区,一场“首厕过关制”技术培训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技术员站在一座刚挖好的基坑旁,手拿新式化粪池组件,正为围拢的工人们讲解安装要点。这场设在居民后院的“露天课堂”,确保了从“首厕过关”到“每厕过关”的质量统一。
社区居民卞汉灵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她家房屋建于2015年底,长期以来使用的都是老式干砌化粪池,不仅存在渗漏风险,还对周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工作人员上门为她勘测、设计、安装,全程免费,不到一个星期,一座符合卫生标准的新厕所便替代了原有的老旧设施。
据肖家河社区乡村振兴专干龚新平介绍,社区从2022年开始推广“二八式”四格化粪池,比过去的“五五式”多了沉淀池,过滤效果更好,对环境的保护也更强。2020至2025年,该社区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00多个。
与此同时,临澧县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情况,打造一批自身特色的公厕。在佘市桥镇殷家村青山灌渠群英渡槽段党性教育基地,一座与文化元素深度融合的公厕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白墙灰瓦、灌渠浮雕、红色标语……若不是醒目的公厕标识,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处文化展馆。
这座公厕由政府补贴建设,不仅外观与党性教育基地风格一致,内部设施也充分考虑了游客需求,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洗手台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颜值”与“实用”并存。
同样,在四新岗镇毛花界村农贸市场,距市场不足五十米的配套公厕为商户和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捷。该公厕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人流量大,公厕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截至2025年,临澧县的“厕位”实事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在城区,2022至2025年累计新建公厕9座、提质改造19座,新增厕位164个、改造217个。在乡村,近五年累计改造农村户厕10706户、公厕48座。
从城区到乡村,从数量到质量,从智能化的“城市驿站”到与文旅融合的“乡村景致”,临澧县用一个个干净、实用、美观的厕位,丈量出民生实事的温度与厚度,交出了一份有质感、有温度的城乡民生“暖心答卷”。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庞宇岐 肖梦轩 罗月圆
编辑:史妹英
本文为临澧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54/68/1537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