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命脉。近年来,临澧县通过清淤扩容、改造沟渠、整修山堰等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举措,不仅有效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护航粮食稳产高产,更激活了特色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描绘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走进临澧县佘市桥镇万亩双季稻基地,和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轻舞,掀起层层金黄的稻浪。“今年虽然天干,但得益于‘小农水’建设,我们这儿水稻一点也没受影响,收成反而比往年好,早稻亩产达1200多斤,晚稻丰收也已成定局。”蹲在稻田边,新兴社区村民周尚三轻抚着稻穗,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周尚三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近年来,随着“小农水”建设在社区的深入推进、稻田灌溉条件的不断改善,周尚三流转的稻田面积不断增加,今年他流转田地栽种水稻810多亩。

▲沟渠改造焕新颜
“近年来,社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村民自筹,积极推进‘小农水’建设,共清淤扩容堰塘10多口,修建机埠8座,改造沟渠6000米,真正解了村民灌溉用水之忧。”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蒋蕾蕾说。水利保障能力的提升,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粮积极性,社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今年社区共发展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6户,种植面积2600多亩。
临澧“小农水”建设带来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粮食稳产高产上,更充分激活了香水柚、脐橙、油茶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动能。在紧邻新兴社区的佘市桥镇建楼社区,600亩县级香水柚示范园郁郁葱葱,一株株香水柚树茁壮挺拔,生机无限。
近年来,建楼社区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规模发展香水柚产业。为确保产业发展用水需求,社区在水利局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小农水”建设,共清淤扩容堰塘10多口,修建机埠2座,改造山堰3口。“改造的3口山堰确保了香水柚的及时、足量用水,也保障了香水柚的品质和产量。”建楼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卓生介绍。用水有了保障,村民种植香水柚的热情持续高涨。如今社区香水柚种植面积达800多亩。

▲山堰整修一新
自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以来,临澧县水利部门始终坚持将其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今年,全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工程155口堰塘整修,畅通“中梗阻”渠道清淤5公里,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20口堰塘整修,项目涉及全县11个乡镇(街道)。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局建立健全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推选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为工程监察员,轮流到工地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截至目前,临澧今年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3%。

夯实“水脉”,激活产业。“小农水”建设,为临澧产业振兴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成为了助推临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强劲引擎,一幅产业兴旺、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安福大地生动铺展。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庆 罗沙 李金华
编辑:史妹英
本文为临澧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55/97/15409520.html